城市更新和治理要提高“软实力”
时间:2020-01-09 18:58:36 来源: 作者:
昨天,在由上海市住建委、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9上海-东京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上,中日专家学者聚焦城市更新、街面治理两大议题开展讨论,专家们表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更新硬件,更要转变观念、提升软实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沙永杰发现,现代东京都市圈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城市再生和再开发的历史。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地块划分、路网规划、公共交通网络与地下通道的格局从未变过,没有推倒重建,有的只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
日本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执行董事阿部和彦介绍,从2013年11月开始,日本实施了基础设施长寿化的基本计划。日本UR都市机构几十年来一直负责公共租赁房的管理,机构海外业务拓展支援室技术负责人时田伸二表示,日本公共租赁房管理机构每3年会进行一个中期计划,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新社区实际已经建造了40年。
在上海,这种通过优化管理,确保基础设施拥有长期生命力的理念也得到了应用。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说,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城市更新中,就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现在黄浦江两岸的贯通仅仅是第一步,未来改造还将向两岸腹地辐射,不断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表示,上海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中,形成了6条精细化管理经验,分别是:立法先行、协同联动、宣传动员全覆盖、技术创新、文化塑造和人文关怀。这6条经验,对包括城市更新在内的其它管理领域,也具有参考价值。
城市街面治理,硬件升级是第一步。专家认为,未来更要提升软实力,在精细化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东京Landscape研究所拓展部总监杨贵宝看来,以人为本要三思而后行,有大框架制约才能让城市保持在规划的发展轨道上。2004年,日本陆续出台景观绿三法,指导了至今15年中的城市景观形态以及城市公园再生。由此催生出大手町之森这一都市空间新形态。
上海市政总院总裁张亮表示,以人为主更要为未来留白。从去年起,上海启动新一轮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市民步行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得以提升。如今,虹口区一些综合杆甚至已经陆续搭载了5G设备。
城市管理是一项永恒课题,需要社会各类主体共同参与。阪申土木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石川一美说,在道路养护中,东京建立了合作道路维系体制,居民可以在道路从设计到维护全流程参与。设计师也会结合实际,将居民的部分设计思路落地,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最新信息
- 2020-05-12金川:甜樱桃抢“鲜”上市...
- 2020-05-12九寨物语 | 在九寨美景...
- 2020-05-12关于国道317线理县境内...
- 2020-05-12汶川高半山大棚甜樱桃成熟...
- 2020-05-12热热热!这个夏季太不友好...
- 2020-07-17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调度路县...
- 2020-07-20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开展文明...
- 2020-05-12吃货们看过来,到四川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