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时间:2022-05-31 22:54:48 来源: 作者:
自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来,广西众多博物馆开始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各种尝试,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乡村人才、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转型、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展现了博物馆的强大力量,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开拓了乡村振兴的新道路。在“博物馆力量”的推动下,文化“软实力”也正在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立足文旅特色,振兴“绣”美乡村
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少数民族织绣及技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重要的研究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坚持因地制宜,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行业内首创“博物馆+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以织绣培训成果为基础,全面开发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并逐步辐射与带动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全力助推广西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2012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立足国家特色产品重点项目“桂绣”,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开办“传承技艺 唤醒记忆——文化技能扶贫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织绣培训”,组织鼓励贫困家庭妇女参与免费技艺培训,让她们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同时,能够“在家织锦、居家创收”,“老手艺”变成致富“金钥匙”,也使广西的民族刺绣工艺重焕光彩,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推广性传承”。
留存乡愁记忆,凝聚振兴力量
扎根民族村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民族生态博物馆(40个村寨)建设等工作。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系列文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举办文化和技能培训班100余场,为1200余名村民提供技能培训;在40多个地方开展民族文化进山村活动100余次,惠及上万村民;构建交流、合作、共享的“广西民族博馆‘1+10’文创合作联盟”,研发文创产品50余款,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取得累累硕果,在挖掘和保护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培养乡村人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转型、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展现了博物馆的强大力量,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开拓了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以文启智,为乡村振兴厚植灵魂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把乡村青少年作为文化振兴主体,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主题的文物知识进校园项目,以文化人,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助力。来宾市博物馆文物知识进校园活动,以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为依托,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结合了党史学习教育以及文物科普教育,为乡村小学的青少年带去生动有趣的文化课堂。2021年以来,来宾市博物馆走进乡村小学,共开展20场文物知识进校园活动,惠及10个乡村的一千余名学生,以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文化助力,志愿先行
立足于博物馆资源优势,桂林博物馆以桂林状元文化和梅瓶文化为主要内容载体,定位“了解本土文化,发现更美的家乡”,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文化价值,结合青少年的认知和身心需求,以“体验式教育”为理念,策划“三个一”形式的“文化助力 志愿先行”主题活动,即一堂讲座、一场观展和一次手工体验。活动借助桂林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力量,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将博物馆文化资源和乡村学校教育理念深度融合,让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通过新颖的形式、丰富的活动走近不同乡镇的青少年,从而将志愿服务与文化共享相结合,文化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19611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5-12海南首个5G+无人驾驶车...
- 2020-05-12新疆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奠基...
- 2020-05-12邮储银行澄迈县支行开展卫...
- 2020-05-12文斌: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
- 2020-07-20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
- 2020-07-17辰山植物园即将推出“淀粉...
- 2020-05-12袁光平:落实43条超常规...
- 2020-05-12王晓桥主持召开自然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