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之美 湘见万年——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陶瓷艺术分馆开放
时间:2024-12-17 20:36:29 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12月2日,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分馆正式开馆。开馆仪式现场,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刘晓,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立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小军,湖南师范大学古典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樊杰分别致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非遗处处长杨晓眉为陶瓷艺术分馆授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李浩平,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龙耀华参加活动。
陶瓷艺术分馆是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今年开设的第二个专业性分馆,也是首个在高校落户的分馆。分馆面积1000平米,一楼为展示区、釉下五彩瓷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研发生产工作室、技艺传承影音观赏区、学术交流区。二楼为教学研习区、手工体验区、教师创研工作室。馆藏以釉下五彩陶瓷为主,集合了诸多大师精品,共约340余件。常年开展陶瓷烧制、绘制技艺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体验、学术交流、传承教育,面向校内外观众免费开放,是进行德育、美育、劳育、科普和心理教育的“浸润式”美好课堂。
湖湘名窑 中华瑰宝
湖南陶瓷历史悠久,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片,距今18000年,是中国考古出土的最早的陶片之一。湖南陶瓷艺术独具特色,岳州窑青瓷是南朝宫廷青睐的贡品,首创釉下多彩工艺的长沙窑铜官陶瓷随海上丝绸之路享誉世界,清末,创造釉下五彩的醴陵窑陶瓷见证湖南陶瓷浴火涅槃的新生之路。进入新时代,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与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湖南陶瓷迎来传承与兴盛的新篇章。
非遗之美孕育文化自信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开馆当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邹幸老师带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外国留学生和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在分馆一楼陶瓷教室,进行陶瓷课程体验,制作陶瓷花瓶。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一级)技师刘晓勇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与瓷共生》——“陶瓷艺术创作与匠心精神课程”分享。
在艺术学院报告厅同步举办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题讲座。“百年泥人刘”第四代传承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嘉豪以“长沙窑非遗手艺人的品牌发展之旅”主题,为现场100名学生展示了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的独特魅力,分享了自己在传承与发展非遗技艺过程中的经验心得,鼓励同学们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让古老的技艺被更多人看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省政府和民政部共建、教育厅直属的高职院校,获批教育部“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与研究经验。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任龙耀华表示,陶瓷艺术分馆将汇聚优秀陶瓷艺术家与学者,努力打造集展示交流、学习教育、创作研究于一体的陶瓷艺术传承平台。通过开展非遗驻校园、大师进校园、校园陶瓷文化艺术节、陶瓷体验课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用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心灵,以非遗技艺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非遗分馆建设、管理、展示和服务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承人,让泥与火的东方浪漫在年轻一代非遗传承者的手中书写,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412/t20241205_335182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5-12海南首个5G+无人驾驶车...
- 2020-05-12新疆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奠基...
- 2020-05-12邮储银行澄迈县支行开展卫...
- 2020-05-12文斌: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
- 2020-07-20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
- 2020-07-17辰山植物园即将推出“淀粉...
- 2020-05-12袁光平:落实43条超常规...
- 2020-05-12王晓桥主持召开自然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