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美丽乡村建设尽显“国际范儿”
时间:2020-01-09 18:55:01 来源: 作者:
如今,站在北京CBD的高层建筑里临窗眺望,可以看到不远处村庄里鳞次栉比的小楼整齐排列,还有绿地和池塘点缀在房舍之间。这些都是近两年朝阳区持续开展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
坚持改造提升、夯实硬件基础,打造亮点、分批推进实施,文化筑魂、完善长效机制的原则,重点从保面、强基、提质、建制四个方面推进,朝阳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工作作为落实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走出家门,路面干净整洁,和谐文明主题文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公园,红色健步道延伸至林木丛中,景致宜人。自2017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朝阳区通过软硬件建设为农村百姓打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城乡结合部地区一批村庄发生了让人欣喜的变化。此外,各村还因地制宜,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促使美丽乡村长治久美。
在朝阳北路与东五环交汇处的东北角,一幢幢粉饰一新、整齐划一的二层白色小楼显得格外时尚漂亮。村内道路两侧铺设了彩色沥青慢跑道,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就近健身休闲的需要。这里就是朝阳区美丽乡村建设村之一高碑店乡高井村下辖的白家楼自然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白家楼村房屋外立面更换了防火保温板,房屋墙面粉饰一新,乳白立面、咖色线条,下部加贴了深色瓷砖,整个村庄漂亮又整洁。村内实现雨污分流,自建中水处理系统,实施资源再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在生活垃圾处理上,该村还试点了入户收取,垃圾不落地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指导,为每家每户配置垃圾分类投放箱,在村民完成自家垃圾分类后,由村集体聘请的第三方公司定时上门收取垃圾、统一处理,减少垃圾投放中间环节。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朝阳区不少村庄都形成了自身特色。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马路、法制文化街等道路两侧实施绿化美化,草木环绕,打造出推窗见绿的美丽宜居之家;高碑店村陶家湾小区和水乡茶楼一条街建筑粉刷一新,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变身为生态文化宜居的品质新村;黑庄户乡郎辛庄村改造提升文化长廊和商业步行街,修建景观墙体,装饰文化浮雕,古色古香,一处让人赏心悦目又集休闲、消费功能于一体的美丽街区呈现在村民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各村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崔各庄乡马泉营村总结四带四推工作法,推动实现村容整洁、家园绿色、业态合理、生态环保的目标。四带四推,即乡美丽乡村临时党支部带领村党组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村党组织带领党小组,推动乡村治理参与;党小组带领党员,推动党员带头示范;党员带领群众,推动乡风文明倡导。
草场地村对暴露垃圾实施动态精细管理,村内不设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池,实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制定街巷长、市容市貌监督员的考核标准、激励措施,落实背街小巷环卫、绿化、物业等日常管理保障机制,通过公开选优的方式,确保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效果。
据介绍,朝阳区始终坚持高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区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每月一次拉练检查。区农业农村局每两月召开一次人居环境工作调度会。乡、村施行四包模式,处级干部包片,科级干部包村,街巷长包街道,党员干部包难点户。同时发动群众,凝聚社会单位力量,继续开展周末大扫除活动。推进精细化管理,将党员志愿者、社会积极分子吸收进网格化管理与街巷长制管理体系,组织村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写入环境管护内容。
目前,朝阳区已基本完成第一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第二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朝阳区注重文化引领,寓生态文明于思想教育中,培育优良家风、文明村风,提升乡村底蕴和品质,初步打造出了高碑店村生活垃圾分类、白家楼村生态宜居文明庄园等品牌,赢得了群众认可。
最新信息
- 2020-01-08韩正出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
- 2020-01-09北京:朝阳区美丽乡村建设...
- 2020-01-09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上海交...
- 2020-01-09首钢滑雪大跳台——“水晶...
- 2020-01-02中国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 2020-01-09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等24...
- 2020-01-02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应成为当...
- 2020-01-0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